上海刘春雷律师事务所欢迎您
中文版 English 手机版
热线:86 + 021-36391266
上海刘春雷律师事务所
上海刘春雷律师事务所
当前位置首页 » 春雷法眼 » 春雷时评

滴滴被查——筑牢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在路上!

202109260937163210.jpg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作为一家成立9年的公司,滴滴拥有1500万名司机,可以说创造了网约车奇迹。但如今,却在一夕之间跌下王座,不仅其所作所为备受关注,还连带很多公司接连取消美股上市计划。

滴滴被查,一石激起千层浪,其背后到底是何原因?未来还将有怎样的风暴?本文浅谈一二。

一、滴滴被查之始末

2021年6月30日,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下简称:滴滴)正式在纽交所挂牌上市。不像其他公司上市时鞭炮齐鸣、锣鼓喧天,滴滴却是悄无声息的。

然而即便如此低调,滴滴也未能躲过国家的利眼。

202109260937241847.jpg

7月2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下称:网信办)在官网上发布新闻:国家网信办下属的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下称:网安审查办)宣布将对“滴滴出行”启动网络安全审查,并停止新用户注册。消息一出便激起轩然大波,此时距离滴滴在纳斯达克上市还不到48小时。

7月4日,网信办官网再发重磅新闻:证实“滴滴出行”App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下称:《网络安全法》)相关规定,通知应用商店下架“滴滴出行”App,并要求滴滴公司进行整改。需注意的是,此次发文的主体已由网安审查办变为国家网信办;且“严重”“违法”两词已点明,“滴滴出行”App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问题严重程度已不同往日。

7月9日,网信办官网通报下架“滴滴企业版”等25款App,并提出各平台、各网站不得为“滴滴出行”和“滴滴企业版”等App提供访问和下载服务。滴滴旗下25款App下架,股价直线跳水,本以为只是下架了“滴滴出行”,结果这次直接“团灭”!

7月16日,网信办会同公安部、国安部、自然资源部、交通运输部、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联合进驻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开展网络安全审查,滴滴这下真“摊上大事了”。

二、我国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之立法进程

滴滴被查只是一个开始。一周之内,网信办分别宣布对“运满满”“货车帮”“BOSS直聘”实施网络安全审查并停止其App注册新用户;修订《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值得注意的是,网信办停止新用户注册的App有两个共同特点:第一,都有大量注册的用户,并且收集用户信息的深度远超其他软件,例如“运满满”“货车帮”是出行类软件,与“滴滴出行”类似,掌握用户出行及居住地址等相关信息,而“BOSS直聘”是求职类软件,掌握用户简历上的所有信息,如学历、工作经历等等;第二,都是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这些软件的上市审查资料不仅可能涉及注册用户的个人信息,还可能产生国家安全问题。

这些App被查并非偶然,与此相关的《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也在修订过程中,意味着一场为了保障国家和公民个人在数据、信息方面的安全和利益的大变革正在井然有序的进行。

202109260939336692.jpg

立法进程直观体现了国家对网络和数据方面的安全意识和法律建设的重视和紧迫性,在实操上,各职能部门也是战绩颇丰。

2017年7月26日,国家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信安标委等四部门组成专家工作组启动隐私条款专项工作评审。8月24日,专家组对包括:京东商城、航旅纵横、滴滴出行、携程网、淘宝、高德地图、新浪微博、支付宝、腾讯微信、百度地图等十款网络产品和服务隐私条款进行评审,评审内容包括隐私条款内容、展示方式和征得用户同意方式等。9月24日,四部门联合公布隐私条款专项工作评审结果,微信、淘宝、滴滴、京东、支付宝等获评审专家组好评,此外个别产品有待完善2。

2017年12月24日,网信办发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实施情况的报告》(下称:《情况报告》)。《情况报告》显示,2015年以来,国家网信办等部门依法约谈违法违规网站2200余家,取消违法违规网站许可或备案、关停违法网站13000多家,有关网站按照用户服务协议关闭违法违规账号近1000万个,对网上各类违法行为形成有力震慑。

三、网络大数据时代企业健康发展指南

企业发展最基本的因素是满足客户需求,最开始我们熟知的是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客户信息、分析客户喜好,从而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可以提供个性化服务的企业也会被客户认为关注客户需求,获得一批黏性超高的客户群体,合理的信息互通对双方而言是互惠互利的。在大数据时代,企业可以通过数据处理平台汇总客户各类信息,得到各类分析结果,多维度分析客户特点及需求,与此同时,利用收集信息牟利或从事非法活动的案例也层出不穷。大数据时代,从事网络运营的企业该如何使用大数据,才能在保障自身发展的情况下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20210926094118496.jpg

202109260941402934.jpg

20210926094148947.jpg

202109260941547981.jpg

202109260943332406.jpg

20210926094338984.jpg




[1]7月8日消息,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健身应用Keep和播客平台喜马拉雅均已于最近几周取消赴美IPO计划。

[2]《四部委公布隐私条款评审结果微信淘宝滴滴京东等获肯定》,腾讯科技,2017年9月24日。

http://tech.qq.com/a/20170924/0338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