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刘春雷律师事务所欢迎您
中文版 English 手机版
热线:86 + 021-36391266
上海刘春雷律师事务所
上海刘春雷律师事务所
当前位置首页 » 春雷法眼 » 春雷时评

科技赋能&创新发展——法律科技畅想与展望(二)

科技赋能&创新发展

一、当法律拥抱科技上海当好法治建设排头兵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法律科技逐渐成为法律行业发展的热点。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法律科技的发展,将其视为推动法律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2024年初上海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法律科技应用和发展的工作方案》(下称:《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法律科技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为上海市法律科技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联系到近年生成式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本次高规格发文,足见上海市对科技赋能法律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高瞻远瞩,也展现了上海市在科技赋能法律行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决心和信心。可以料想,在人工智能等技术驱动下,我国法律科技事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为构建更加公平、公正、高效的法律服务体系,推动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结合时代背景来看,《工作方案》的实施将有助于推动数据开放共享,加强政法单位公共数据的归集、共享和开放,提高法治领域数据质量;有助于打破数据孤岛,促进数据资源的整合和利用,为法律科技的发展提供丰富的数据支持。此外,工作方案还强调了法律科技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包括行政执法、律师行业、仲裁、调解、公证、司法鉴定等。通过提升智能化水平,加快数字化转型,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供给,可以有效地提高法律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需求。在政策支持方面,《工作方案》明确提出鼓励法律科技企业发展,吸引法律科技企业集聚,支持法律服务机构强化法律科技力量,鼓励法律服务机构加大科技投入,推动法律科技产品研发。这些举措将有助于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促进法律科技产业的繁荣发展。同时,为了确保《工作方案》的顺利实施,上海市各级部门还将加强组织领导,加大交流宣介,培养专业人才,加强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工作。通过这些措施,上海市法律科技事业将迈向一个新的高度。

二、法律科技为律师行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作为新时代发展的热点领域之一,法律科技发展前景广阔且意义重大。法律科技已经开始实实在在地改变着律师的每一天。从律所、律师的角度,法律科技可以帮助律师和律所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和时间成本;法律科技可以帮助律师和律所拓展业务范围,增加客户来源,提供更便捷、更低成本、更多样化的法律服务,满足不同层次和领域的法律需求。法律科技还可以帮助律师和律所提升专业水平,增强竞争力,提高案件的成功率和客户的满意度。

与此同时,法律科技也带来了一些技术风险,例如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知识产权、人工智能伦理等方面的问题,需要律师和律所在使用法律科技的过程中,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自身和客户的合法权益,防止数据泄露、信息滥用、技术侵权等风险的发生。同时,法律科技正在带来种种变更,注入新型的法律服务模式、替代性的法律服务提供者、跨界的法律服务合作等,都需要律师和律所勇敢面对,不断创新和适应,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把握市场的机遇和挑战。应对措施包括:

  • 建立数据安全保障机制。采用加密技术、访问控制等措施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同时,对数据进行备份和灾难恢复,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 加强合规性审查。律所和律师应对法律科技应用进行全面的合规性审查,确保技术应用符合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要求。

  • 关注行业动态和监管政策。律所和律师应持续关注法律科技行业的动态和监管政策的变化,及时调整自身的业务策略和技术应用方向。与行业协会和专业机构保持密切联系,了解行业标准和最佳实践。

  • 审慎选择合作伙伴。在与其他科技公司或行业合作时,律所和律师应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和风险评估,选择可靠的合作伙伴。同时,明确合作条款和责任分配,确保合作的合规性和可持续性。

  • 保护客户隐私。法律科技的应用往往涉及客户的敏感信息,如个人信息、交易数据等。法律大语言模型更是把每一次数据输入都当作训练素材。律所和律师在使用相关服务时,必须严格遵守隐私保护法规,确保客户信息的安全和保密。

  • 避免技术歧视。技术应用可能导致某些客户或业务领域被歧视或排斥。律所和律师应关注公平性和多样性,避免对任何个人或群体产生不利影响。

  • 建立反馈和评估机制。律所和律师应建立有效的反馈和评估机制,及时了解客户和技术应用的实际效果,针对问题和挑战进行调整和改进。

三、春雷所与法律科技的回顾及展望

1.未雨绸缪先行先试

作为上海市司法行政工作先进集体、上海市优秀律师事务所,上海刘春雷律师事务所(下称:春雷所)很早就运用法律科技的力量,努力提升服务水平,提高工作效率。

作为春雷所成员,我也因之感受到了法律科技带来的便利。办案时,通过律师服务平台、上海诉讼服务网、微法院等线上平台,我不仅能时刻和法官及当事人保持沟通,还能第一时间线上阅卷、线上开庭、异步谈话,更能在线调口卡、查信息。办公时,通过律所使用的Alpha平台,我可以在签约时通过自动利冲提示系统,规避代理风险,更能多设备协同、不间断、无纸化办公;通过智能法律搜索引擎和数据库,我可以快速准确地查找相关法律法规、判例、司法解释、司法观点、类案同判、优案评析、实务文章等,大大提高了信息检索的效率和准确性,减少重复性和低附加值的工作;通过利用电子化办公软件的文档管理、日程安排、客户关系管理等功能,我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协同工作能力;通过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工具,对案件、客户、市场等进行数据分析,发现潜在机会和风险,为律所决策提供支持。

2.博观约取厚积薄发

ChatGpt带来的LLM(大语言模型)浪潮席卷了各个垂直领域。大语言模型为法律行业带来了技术奇点。语言模型能让复杂的知识能变好懂。用户通过多轮对话可以无限逼近事实,从模型里获取准确且专业的建议。法律行业也更在涌现各式各样的专属大模型。然而,以生成式法律大模型为例,通过试用部分现在已经投入使用的模型和产品,我发现,部分法律科技应用,只是基于法律知识微调模型,无法满足法律领域固有的对准确性的要求。仅通过投喂法规、对话数据调试出来的模型不够准确,难以支撑真正法律场景落地的需求,甚至难逃语言模型无法回避的问题,幻觉,时不时会出现含糊甚至胡说八道的情况。

技术提供者和使用者需要对内容的准确性负责,而一个成熟的法律大模型应当是大语言模型和检索知识库两方面的有力结合。强大的数据支撑和处理分析能力缺一不可。但由于法律领域特有的严肃性和准确性,中文法律大模型绝不能由英文模型通过翻译的方式完成中文任务,这就意味着高昂的开发成本,需要法律科技企业戒急戒躁,沉下心攻坚克难,厚积薄发。

  • 法律科技需要加强人文关怀,满足人的需求,成为法律从业者、法律服务需求者的助手。

  • 法律科技的发展和应用,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术的人才支持。而作为律师,了解百科知识,是我们提升专业能力强有力的支撑。政府正在加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投入,鼓励更多的年轻人投身于法律科技领域的研究和发展中来。我们应当顺应时代和政府的号召,加强对人工智能等领域专业知识的了解。律所和律师应注重培养既懂法律又懂科技的复合型人才,提高团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合规意识。同时,还需要重视建立完善的知识管理体系,加强团队间的交流与分享,注重持续学习和更新。法律科技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新的技术和应用不断涌现。律所和律师应保持对新技术、新方法的关注和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应用能力和专业素养。

  • 法律科技的应用必须遵循伦理和道德原则,尊重人权、公正和诚信。律所和律师应对技术应用进行伦理审查,确保其符合社会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要求。

弄潮儿向涛头立,让我们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让法律拥抱科技,让工作更加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