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经中国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全体理事、会员投票表决,2023年度“中国商法十大事件”评选结果揭晓,具体如下:
2023年12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修订案)》正式通过,公司法治迎来重大变革。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民法典合同编通则司法解释》,民商事合同裁判规则迎来重大进展。
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迎来改革,充分发挥独立董事监督功能,大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从“追首富”到“追首恶”:乐视网证券虚假陈述案作出一审判决,严惩首恶,合理减轻董事、中介机构赔偿责任,彰显“过罚相当”原则。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揭牌,我国新一轮金融监管领域机构改革迈出重要一步。
沪深主板注册制首批企业上市,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全面落地,助力中国资本市场行稳致远。
支持、壮大民营经济发展系列法律、政策发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弘扬企业家精神。
京东诉阿里巴巴“二选一”垄断案一审胜诉,阿里被判赔10亿元。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全面生效,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开启发展新篇章。
全国首例投保机构代位追偿董监高,上市公司获3.35亿元全额赔偿。
1. 乐视网证券虚假陈述案(一审)
判决结果:
2023年9月21日,北京金融法院对“乐视网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乐视网公司)等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一案”作出一审判决,判决结果为:乐视网公司向原告投资者赔付近20.40亿元,贾跃亭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多个相关责任人承担0.05%至2%范围内不等的连带赔偿责任。平安证券作为乐视网2010 年IPO 的保荐人、主承销商,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未勤勉尽责,对乐视网虚假陈述行为的发生存在重大过失,承担在10%的范围内连带赔偿责任。安达、利安达会所在1.5%的范围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华普天健、容诚会所在1%的范围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信永中和会所在0.5%的范围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判决效应:
该案是我国资本市场上的里程碑式判决,该案是我国迄今为止登记权利人人数最多、虚假陈述行为最繁、行为持续时间最长、被告数量最多、索赔金额最高的证券纠纷普通代表人诉讼案件。从实体层面看,首先该案严惩“首恶”的审理结果(判决乐视网公司、贾跃亭对虚假陈述导致的投资者全部损失负责)将严肃资本市场纲纪;其次该案依过错和因果关系大小,精准追责董事、中介机构,合理减轻其赔偿责任,使其责任与过错相匹配,彰显比例原则精神,缓和、消除职业经理人市场、独立董事市场、证券服务市场的“寒蝉效应”。第三,首次运用“信息衰减”理论,合理减轻中介机构对虚假陈述导致的投资者损失的赔偿责任。第四,判决书说理充分、论证详实,全文十余万字、共239页,为我国类案司法裁判提供了“灯塔式”科学指引。从程序层面看,该案适用证券纠纷普通代表人诉讼进行审理,这将极大地丰富我国中小投资者诉讼维权实践,为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护提供极具价值的司法样本。
2.京东诉阿里巴巴垄断案(一审)
判决结果:
2023年12月29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对京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诉浙江天猫网络有限公司、浙江天猫技术有限公司、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二选一”案做出一审判决,认定被告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实施“二选一”的垄断行为成立,对原告造成严重损害,并判决向原告赔偿10亿元。
判决效应:
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核心,“二选一”等垄断行为不仅限制了市场竞争,损害了品牌、商家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更削弱了市场发展的创新和活力。此次判决不仅是京东反抗“二选一”垄断行为的一次公正裁决,更是以法治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标志性时刻,也将是中国反垄断法治进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3.全国首例投保机构代位追偿董监高案
判决结果:
2023年2月20日,上海金融法院裁定准予原告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代表上海大智慧股份有限公司诉公司董监高张某虹、王某、王某红、洪某等四被告损害公司利益责任纠纷一案撤诉。因被告张某虹(公司控股股东,时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已全额向上市公司赔偿诉请损失,原告投服中心以全部诉讼请求均已实现为由,申请撤回起诉。同日,该案关联诉讼即大智慧公司诉董监高追偿案当庭顺利调解,两案大智慧公司将获控股股东3.35亿元全额赔偿。
判决效应:
该案系全国首例由投资者保护机构根据《证券法》第94条新规提起的股东派生诉讼,也是上市公司因证券欺诈被判令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后,全国首例由投资者保护机构代位提起的向公司董监高追偿的案件。通过代位诉讼起到了震慑“关键少数”、追“首恶”的积极效果,避免了对上市公司现有股东的二次伤害,这是落实金融司法与监管协同要求的具体体现,也是较好平衡上市公司利益和投资者保护的典型案例。
1.关于《公司法》修订
《公司法(修订案)》由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于2023年12月29日审议通过,自2024年7月1日起施行。修改后的《公司法》共15章,删除了2018年《公司法》中16个条文,新增和修改了228个条文,其中实质性修改112个条文。
现行《公司法》于1993年制定,本次修订正值《公司法》颁布30周年,系该法第六次修改,也是一次系统性、全面性的修改。公司法对于规范公司的组织和行为,保护公司、股东、职工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弘扬企业家精神,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关于《民法典合同编通则司法解释》
民法典颁布后,最高法在清理相关司法解释的基础上,结合审判实践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制定了《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通则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解释》),并于2023年12月5日公布施行。
《解释》主要涵盖了合同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违约责任等方面的内容,对民法典合同编通则部分的法律规定进行了详细解读和补充完善。这些规定将为法院审理合同纠纷案件提供法律依据,有助于统一司法裁判标准,提高司法公信力。《解释》的的出台,对于规范合同行为,维护市场交易秩序,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解释》还充分考虑了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对于新出现的合同形式和纠纷类型,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规定。
3.关于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改革
2023年4月14日,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改革的意见》(下称:《意见》)。《意见》针对独立董事制度存在的突出问题,从独立董事的地位、作用、选择、管理、监督等方面作出制度性规范。
为贯彻落实国办《意见》,优化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下称:《独董办法》),自2023年9月4日起施行。《独董办法》共六章四十八条,明确了独立董事的任职资格与任免程序、独立董事的职责及履职方式、履职保障、法律责任、过渡期安排等方面内容。
4.关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揭牌
2023年5月1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在北京揭牌,统一负责除证券业之外的金融业监管,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统筹负责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加强风险管理和防范处置,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系国务院直属机构,在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基础上组建,并不再该委员会。
至此,中国金融监管体系从“一行两会”迈入“一行一总局一会”新格局。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优化和调整金融监管领域的机构职责,对于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解决金融领域长期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促进实现金融监管全覆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关于沪深主板注册制首批企业上市
2023年2月,中国证监会发布并实施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相关制度规则。2023年4月10日,沪深交易所主板注册制首批企业上市仪式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连线举行,这标志中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全面落地。
注册制改革推动了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的革新,完善了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制度安排,优化了发行上市制度安排,不同市场板块的上市条件持续完善,满足不同阶段、不同属性企业的上市需求,覆盖面、包容性和吸引力不断增强,有效激发市场活力、改善市场生态,助力中国资本市场行稳致远。
6.关于发布支持壮大民营经济发展系列政策法律
2023年,我国发布了许多支持、壮大民营经济发展系列政策和法律,主要有:
2023年7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对民营经济的定位作出了重要表述,从总体要求、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加大对民营经济政策支持力度、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等8个方面提出了31条针对性强的举措。
2023年11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提出支持民营经济的25条具体举措,从信贷资源、债券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考核激励、配套措施、组织保障7个方面提出持续加大对民营经济的金融投入。
2023年12月29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刑法修正案(十二)》,自2024年3月1日起施行。该修正案立足实践需要,聚焦突出问题,共修改补充刑法7条,主要集中在增加民企腐败犯罪与完善行贿犯罪处罚方面,通过惩治民营企业内部人员侵害企业财产犯罪,实现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
7.关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全面生效
2020年11月15日,东盟10国和澳大利亚、中国、日本、韩国、新西兰共同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并推动协定于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2023年6月2日,RCEP对菲律宾正式生效,标志着RCEP对东盟10国和澳大利亚、中国、日本、韩国、新西兰等15个签署国全面生效。
RCEP的实施,推动了中国和RCEP各成员国的贸易增长。RCEP全面生效标志着最具发展潜力、经贸规模最大、全球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进入全面实施的新阶段,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注入了强劲动力,将全面提升东亚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助力地区和全球经济长期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