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自古以来,诚信乃立命安身之本。当今社会,诚信更是自然人、经济及社会组织最重要的品质。
近期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消息称,自2021年5月起将启用史上最严的新版个人征信报告,该消息一出即溅起千层浪并引发热议。征信报告系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出具的信用信息记录,分为个人信用报告及企业信用报告。个人征信报告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证件类型及号码、通讯地址、联系方式、婚姻状况、居住信息、职业信息等;第二类是信用交易信息,如信用卡信息、贷款信息;第三类是其他信息,比如个人公积金、养老金信息等。
一、新版个人征信报告的“三大之最”
(一)内容之最严密。
随着2021版个人征信报告的启用,个人的失信行为将无所遁形,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内容更精细、覆盖范围更广泛。
1、个人信息更完整。
2、内容更加精细。
2021版个人征信报告在大额分期信息中详细标明了分期的时间和金额。旧版的征信报告就只体现信用卡,不体现分期金额。这就提醒我们,如果已经有了大额的分期贷款,以后贷款就需要出具足够覆盖这些债务的收入证明才能申请成功。
(二)更新之最迅速。
新版个人征信报告更新将更迅速,新版系统要求各机构在采集时点T+1向征信中心报送数据。以前征信更新缓慢,更新时间长达一个月甚至更久。不少人利用银行征信更新缓慢的时间差的漏洞,进行延后还款甚至并行贷款,而新系统的到来将会有效避免这一现象。
(三)记录之最持久。
旧版征信只保存近二年的征信记录情况。新版征信中不良记录的保存时间自不良信息(如逾期、呆账等)终止之日起5年,且记录更详尽(即便销户也有)。
新版征信系统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最近2年的逾期金额,且持卡人逾期还款后不能用新的记录将不良记录进行覆盖。这将使得金融机构对用户的贷款审批会更加严格。
二、新版个人征信报告查询途径
目前,查询个人征信信息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线上查询,另一种是线下查询。
三、新版个人征信报告热点梳理
(一)征信报告每年可以查几次?
对于个人一年可以查询多少次征信报告,央行目前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是如果通过银行征信中心的网络渠道查询,每年仅前两次免费,每年超过2次的,每次收取查询服务费10元。如果是在云闪付或者其他APP上查询则免费查询的次数没有限制。
(二)多次查询会影响个人信用吗?
银行业人士介绍,个人通过银行征信中心等渠道查询本人征信,不会对征信造成伤害。除此之外,还有贷后管理查询、信用卡审批、贷款审批等不同原因的征信查询。贷后管理查询属于银行的常规性操作,一般银行对客户经理的要求是一个月或三个月通过征信系统对客户的资信情况进行摸底。而如果是信用卡审批、贷款审批的查询,从风险要素来看,属于负面类操作。尤其是短期内多次查询,可能会被金融机构认为是财务状况不佳,从而影响贷款申请进度。
(三)个人征信不良记录的后果?
个人征信报告上如果有不良记录的影响最为直接的表现就是信用受损。当我们申请信用卡、车贷、房贷等金融活动时,征信是必不可少的。个人征信报告若有不良记录的话,轻则增加贷款利息、信用卡额度减少,重则银行可以直接拒绝贷款的申请和信用卡的办理。如果个人信用记录中存在恶意拖欠银行贷款,被银行起诉等,借款人可能会被限制高消费,不能乘坐高铁、飞机,不能入住星级酒店等。
(四)花钱就能消除征信逾期记录?
很多人认为征信报告既然如此重要,那么当自己的上了征信黑名单后是不是可以花钱消除呢?答案是否定的。在生活中不少人被“花钱消除不良征信记录”骗局所骗,最后落得财信两空。个人征信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统一管理,无论是银行还是个人都无权删除和修改,如果不慎产生了不良信用,应向金融部门咨询,采取正当合法的措施加以弥补。
(五)征信出现错误如何处理?
1、自主更新错误信息。
第一种情况适用于个人在申请贷款或信用卡时,误将个人信息(居住地址、婚姻情况)填错的情况。如果是这种情况,就可以自己更新错误信息。
这个时候,我们最便捷的方法就是去有业务往来的银行或小贷公司变更信息,当这些机构下一次向央行征信系统报送数据时,相关信息也将自动更新。这种方式也是比较简单的,但是自己一定要及时处理,不能让错误的信息一直错下去。
2、提出征信异议处理。
除了上述情况外,对于一些无法通过自主更新错误征信记录,那么用户就有权向征信机构或者信息提供者提出异议。如此一来,一旦征信机构查证属实,就可以进行更正错误的信息。